如果人類消耗肉食的份量真如統計數據所推測不斷上升,飼料需求一定會繼續成為盲搶地的推手,那將會造成繼續有郊野和原始森林被剷除,還有更多人被迫遷、更多動物被屠宰、環境劣化和當地人失去糧食自主權的不公義情況,很明顯這不是處理所謂「糧食危機」的最好辦法。將生產自己的糧食的代價,以這種方式硬推給其他地方,其實是一種殖民主義,就如殖民時代的英國破壞印度的紡織業,要他們全力生產棉花出口到英國,再以高價入口英國紡織品一樣,只是打開大門的不是軍隊,而是「市場」。

如果以小雞第一身的角度看這個世界,會是怎樣的呢?

2014 年,極顯著的垂直曲線顯示,美國有四億頭的動物少於被宰殺,總數目下降為 91 億頭。

你看過煉獄的真實景象嗎?地獄是真的,而且就在人間。當我們正優雅地享用一頓晚餐時,血腥的屠殺卻在隱秘地進行⋯⋯我們大多數的人對屠宰場一無所知,很多都選擇避而不看,因為面對真相是需要很大的勇氣。 繼續閱讀

現在人們對肉類的需求愈來愈高,但對其生產過程的認識卻愈來愈低。肉類生產商、廣告商不想告訴我們,我們也不想知道,大家都保持集體的沉默。令人不安的真相,就隱藏在眾目睽睽之下。

這個六分鐘的短片(出自得獎記錄片Samsara),沒有一句話、沒有血腥。全片沉默、冷漠、抽離、流水式地緩緩披露現在肉類食品工業的實況⋯⋯
繼續閱讀

最近在iThome IT網站有篇熱門文章,介紹了這樣一款設計給雞的虛擬實境眼鏡:

繼續閱讀

最近幾年,大陸雞農流行一種叫「雞眼鏡」的東西,你聽過嗎?

繼續閱讀

熱狗是ㄧ般人最常吃的速食,但⋯恐怕你看完這影片後,一輩子都不想碰它!

繼續閱讀

據德國大學University of Vechta的家禽生產研究項目“WING",估計每年全球都有約25億隻小公雞在出生的第一天被殺死。在雞蛋農場,牠們被機械活活輾碎成,或被扔到膠袋裡焗死,因為對商人而言,牠們缺乏利潤價值。雄性的雞不能生蛋和不適合用於肉類生產,他們一般都在孵化後不久便被殺了。大多數雄性小雞通常被分辨出性別後便會被殺害。牠們的肉碎,多會被製成貓狗飼料。(延伸閱讀:從牠們的眼看世界:小雞新生的第一天竟是如此可怕

在香港,估計每年有120萬隻小公雞被活生生在膠袋悶死。【太陽報:每月濫殺10萬雞仔 漁署塞責

繼續閱讀